專業成就卓越--中鐵六院集團通信信號專業品牌
中鐵六院集團通信信號領域業務,最早可追溯于共和國成立之初,肇始于1983年承擔的國家“七五”重點工程項目——中國繁忙干線第一線的京廣線鄭武段復線電氣化改造工程,是國內最先掌握通信信號技術適應鐵路電氣化區段工程的設計單位,始終致力于通信信號專業領域的品牌建設,通過技術沉淀和經驗積累,在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新型軌道交通等方面頗有建樹,已經成為中國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通信信號技術最全面的設計院之一。
鑄就精品工程 打造專業品牌
中鐵六院集團在通信信號領域創造了多項鐵路和軌道交通的“中國第一”。設計完成了中國首條四顯示自動閉塞線路——鄭武線、第一條全自動無人自動駕駛線路——北京軌道交通首都國際機場線、第一條跨坐式單軌交通線——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第一條城軌交通既有線系統更新改造設計——北京軌道交通2號線、第一條采用車車通信TACS系統線路——青島軌道交通6號線。
鄭武線自動閉塞改造-信號工程設計
成功解決了光數字通信系統、程控電話系統、帶速度監督的四顯示自動閉塞系統和微機聯鎖等關鍵技術應用難題。
業務范圍遍布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和國外多個國家。先后完成了鄭武、京鄭、武廣、鄭徐、京九、京滬等近百項鐵路通信信號工程和30多個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系統設計。其中在既有鐵路改造市場,承擔的勘測設計咨詢任務遍及全路13個鐵路局市場,市場占有率接近75%,形成了鐵路和軌道交通安全控制和信息技術特色。
堅持創新驅動 塑造核心技術
幾十年來,中鐵六院始終致力于技術創新,研發了“交流電氣化鐵道通信防干擾技術”、“四線制電碼化系統及關鍵技術”、“新型高可靠25Hz相敏軌道電路系統關鍵技術”、“智慧城軌技術應用研究”、“基于云化技術的軌道交通大數據中心應用研究”、“基于LTE-M的車地無線綜合通信系統”、“乘客服務平臺在實際工程應用研究”、“全自動運行系統技術應用研究”、“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控制系統(TACS)應用研究”等多項領先技術,在鐵路信號電碼化和25Hz軌道電路技術、智慧城軌技術應用等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形成了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通信信號專業技術優勢。
首都國際機場線-軌道交通設計
中國軌道交通第一條全自動無人自動駕駛線路、2008年北京奧運會重要配套項目。采用具有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CBTC),實現列車自動喚醒、自動發車、自動洗車等全過程、全自動運營。
積極促進產品產業化的發展,深度挖掘和引導高質量、高價值的創新成果轉化成產品,加大開發符合現代科技發展、具有廣闊市場應用前景、可觀經濟效益、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重慶單軌-軌道交通設計
中國第一條跨坐式單軌交通線。采用先進的ATP/TD列車自動防護/列車檢測系統,研究改進了跨座式單軌道岔控制電路,解決了跨座式單軌橡膠輪胎無法使用軌道電路實現列車檢測和列車自動防護的技術難題。
鐵路信號四線制電碼化系統采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FPGA技術、變壓器技術、縱向橫向防雷技術等關鍵技術,解決了鐵路信號站內軌道電路與電碼化信息隔離、軌道電路與電纜匹配等關鍵“卡點”,將疊加軌道電路的電碼化傳輸長度由1200米大幅度提高到1500米,實現了軌道電路與電碼化信息安全可靠傳輸?傮w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果已在浩吉鐵路等多個路局信號工程建設中應用。四線制電碼化器材已納入中國中鐵第二批實用技術成果名錄、中國中鐵股份公司產品必采目錄。電碼化器材市場銷售份額國內占比近30%,四線制電碼化更是達到80%。
北京軌道交通2號線-軌道交通設計
首次對運營地鐵進行全系統更新改造設計,通信、信號系統改造過程未對地鐵正常運營產生任何影響、未降低運營安全等級。線路采用先進的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CBTC),是國內首次應用微波漏隙波導技術實現大容量車地無線通信的地鐵線路。
結合現場設備使用維護需求和當前鐵路安全保障技術創新發展要求,研究形成了新型高可靠25Hz的相敏軌道電路系統關鍵技術,研制開發了系列產品和計算仿真軟件,實現了軌道電路精細化調整、智能化監測診斷、集成化裝配和高可靠性保障等設備提升的關鍵技術指標,大大促進了鐵路通信信號設備安全保障技術的提升。形成了25HZ軌道電路自診斷系統、智能軌道測試盤等核心產品。
青島軌道交通6號線-軌道交通設計
中國第一條采用車車通信TACS系統線路,采用列車自主運行系統車-車通信技術、相對速度的追蹤技術、列車資源管理技術三大技術,實現了軌道交通列車從信號控制運行向列車自主運行的技術跨越,大大提升了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
充分利用5G公網資源加快推進鐵路5G-R應用場景的實踐,積極探索5G技術在鐵路編組站的應用創新,首次將基于運營商 5G 網絡運用于鐵路編組場無線通信網絡建設的設計中,充分發揮5G技術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優勢,承載編組站調機綜合自動化車地信息傳送、可視化作業管控、移動作業及機車的高精度定位、基于高清 GIS 地圖的定位通信及站場作業監控等行車安全類、運營維護類業務,充分發揮編組站綜合自動化的整體功能、提高編組站自動化應用效率,為 5G 技術在智慧編組站的應用打下良好的基礎。
北京軌道交通11號線冬奧支線-軌道交通設計
依托EUHT-5G技術,綜合運用無線通信頻率授權頻段和開放頻段,采用“一網雙頻”車地無線通信方案,形成具有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的首都軌道交通車地通信新模式。成為北京市首條智慧城軌示范線,成功服務于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
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開展了列車自主運行系統(TACS)應用技術研究,提出工程化的需求和優化思路,是國內首家掌握列車自主運行系統車-車通信技術、相對速度追蹤技術、列車資源管理技術三大技術并開拓創新應用的設計單位,實現了軌道交通列車從信號控制運行向列車自主運行的技術跨越,大大提升了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成功應用于青島地鐵6號線等地鐵市場。
在智慧城軌技術研究及應用方面,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研究形成北京第一個基于云平臺的多線路智慧乘客服務、智能調度、智能車輛等系統設計方案,完成了新一代PIS系統、新一代PA系統、新一代VMS系統方案應用及推廣,建立了“面向乘客、面向服務”的智慧城軌設計理念,實現了乘客出行便捷、運營安全高效、資源集約共享的目標;依托EUHT-5G技術,綜合運用無線通信頻率授權頻段和開放頻段,采用“一網雙頻”車地無線通信方案,形成具有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的首都軌道交通車地通信新模式。開展了基于自主虛擬編組的新一代列控系統研究及工程化示范應用設計,以列車主動感知技術、車-車通信技術為基礎,形成新一代列控系統設計方案,進一步簡化系統結構、提升了系統能力及可用性。智慧設計成果成功應用于北京軌道交通11號線西段(冬奧支線)等工程。
浩吉鐵路-產品產業化
自主研發的四線制電碼化器材,解決了鐵路信號站內軌道電路與電碼化信息隔離、軌道電路與電纜匹配等關鍵“卡點”,將疊加軌道電路的電碼化傳輸長度由1200米大幅度提高到1500米,實現了軌道電路與電碼化信息安全可靠傳輸。
值得一提的是,中鐵六院集團是最先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裝備并創新設計的領先者,1995年完成并開通的我國第一條UM71四顯示雙方向無絕緣自動閉塞線路——鄭武線,成功解決了光數字通信系統、程控電話系統、帶速度監督的四顯示自動閉塞系統和微機聯鎖等關鍵技術應用難題,在設計中采用引進的光數字通信系統、程控電話系統、帶速度監督的四顯示自動閉塞系統和微機聯鎖等國外最新技術和裝備,是我國第一次引進法國U-T系統、吸收和推廣無絕緣軌道電路、計算機聯鎖等先進信號技術裝備,助推我國的閉塞設備及與之相適應的系統工程設計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沈陽鐵路局通信基礎網設施改造工程
采用最新、成熟的OTN光傳送技術,實現局內主要匯聚節點間GE以上大顆粒業務的傳送及保護;數據網采用先進、成熟的BGP/MPLS VPN技術,克服了站點多、網絡規模大導致的域內IBGP協議收斂較慢,網絡路由不穩定的技術難題,為鐵路行車調度指揮、經營管理和客貨營銷等信息化業務傳送提供了強有力的承載網保障。
作為國內通信信號領域勘測設計的領軍企業,集團在通信信號領域累計獲得國家專利和中國中鐵、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設計獎等各類獎項22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全國優秀勘察設計獎、全國優秀咨詢獎、魯班獎、詹天佑工程獎等高層次獎16項,編寫國家、行業標準、規范近20項。
立足新階段 啟航新征程
歷經多年探索、研究和實踐,從鐵路交通到城市軌道交通,從軌道交通到市政信息化,集團不斷進行技術研發、創新、成果轉化以及產品產業化,在通信信號領域形成了以交通領域為核心,覆蓋通信、信號、信息等專業的設計咨詢、系統研究、標準制定、產品研發、系統集成、運營維護的完整業務鏈。交通強國號角已吹響,中國科技發展迎來新基建時代,立足新階段,啟航新征程,集團將以新基建為契機,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持續提升做新做特做精做專通信信號專業品牌優勢,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引領專業科技前沿,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