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成就卓越--中鐵六院集團隧道及地下工程專業品牌
近800km長大鐵路隧道(平均長度15km),132條穿江越海水下隧道,800多座地鐵車站,1200余公里地鐵區間隧道……
這是中鐵六院集團潛心耕耘隧道及地下工程專業領域40余載的一份成績單。其中,不乏讓人為之驚嘆的“超級工程”,更是創造了諸多國內乃至世界紀錄。
深耕領域 奉獻精品
從1978年建設國家“4501”工程洛陽黃河水下鐵路隧道以來,中鐵六院集團先后完成了中國已通車的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南昆鐵路米花嶺隧道,第一次采用“淺埋暗挖柱洞法”建成城市地鐵大跨車站試驗段——北京地鐵地下車站試驗段,第一次采用“淺埋暗挖法”設計城市地鐵——北京地鐵復興門折返線,第一次采用“條形基礎蓋挖逆筑法”設計城市地鐵車站——北京地鐵天安門東站,第一次采用“淺埋暗挖柱洞逆筑法”設計城市地鐵車站——北京地鐵天安門西站,第一次采用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隧道——南京3號線浦珠路站~濱江路站區間(即現柳州東路站~上元門站區間)過江隧道工程,第一次采用單拱單柱雙跨結構修建地鐵淺埋暗挖地鐵車站——北京地鐵五號線蒲黃榆站,國內最大的公路和地鐵合建沉管隧道——佛山東平隧道,國內首座8度抗震區的超大直徑海底隧道——汕頭灣海底隧道,世界第三、國內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青島膠州灣隧道,國內最大埋深海底隧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國內目前直徑(管片外徑15.7m)最大的盾構隧道——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國內第一條水下立交隧道——長沙市營盤路湘江隧道,中國最長的三座地鐵過海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廈門地鐵3號線及青島地鐵8號線過海隧道等典型工程項目等重點工程。
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南昆鐵路米花嶺隧道工程
榮獲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獎、全國優秀設計三等獎
第一次采用“淺埋暗挖柱洞法”建成城市地鐵大跨車站試驗段北京地鐵地下車站試驗段
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和市政工程的迅猛發展,公司承攬的項目遍布國內31個省市自治區,并走出國門延伸至烏茲別克斯坦、馬來西亞、以色列等多個國家。其中,設計完成了中烏兩國元首共同出席通車儀式的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合作示范項目,中亞地區第一長隧——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帕普鐵路卡姆奇克隧道。
第一次采用“淺埋暗挖法”設計城市地鐵--北京地鐵復興門底層站折返線工程
榮獲國家優秀設計金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次采用“條形基礎蓋挖逆筑法”設計城市地鐵車站--北京地鐵天安門東站
榮獲北京市優質工程長城杯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一個個里程碑式的重點工程背后,依托的是中鐵六院集團隧道與地下工程專業強大的人才隊伍和深厚的技術積淀。目前,中鐵六院集團擁有隧道及地下工程專業技術人員近300名,培養了一大批國家級專家人才。
勇于創新 技術領跑
作為國內隧道和地下工程領域勘測設計的領軍企業,中鐵六院集團在水下隧道、山嶺隧道、市政隧道、超大跨度地下工程以及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碩果累累,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勘察設計咨詢、國家專利、等各類獎項600余項,其中科學技術獎62項、勘察設計咨詢獎308項、質量獎11項、知識產權172項,主參編國家、行業標準及規范20多項,為我國隧道與地下工程技術進步作出了突出貢獻。
世界第三長、國內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
榮獲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天津市 “海河杯”優秀設計一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烏茲別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
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值得一提的是,中鐵六院集團作為水下隧道技術最全面的設計院之一,形成了隧道及地下工程核心技術體系,尤其是在沉管法隧道技術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
國內斷面最大的“公鐵合建”沉管隧道,亞洲首座在中上游河道修建的沉管隧道--佛山東平隧道
榮獲國際隧協年度杰出工程提名獎、天津市“海河杯”優秀設計一等獎、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內首條江河中游修建規模最大的沉管隧道--南昌紅谷隧道
首次引入了雙干塢交錯平行預制管段、管段大水流長距離浮運、高水差管段沉放等設計理念,取得了10余項國家專利。榮獲天津市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一等獎、全國優秀工程咨詢成果二等獎、河北省科技獎二等獎
在國內已建和在建的17座沉管隧道中,中鐵六院集團主持或參與了10座隧道的勘察設計或咨詢任務,市場占有率接近60%;主參編了國內全部沉管法隧道相關設計、施工、驗收及檢測規范,建立了完善的沉管隧道標準體系。提出了大型半潛駁預制隧道管段移動干塢工法、明挖順筑法施工格柵式地下連續墻、沉管隧道水下最終接頭等一系列技術,克服了超大水流速度下和管節浮運沉放、不均勻沉降控制等困難,解決了超長距離管節浮運、超大水位差管節沉放等難題,打破了隧道界普遍存在沉管隧道技術難度太大、風險控制困難的觀點,大大促進了沉管法隧道的技術進步與發展。
國內埋深最大水壓最高的水下鐵路隧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
國內目前直徑(管片外徑15.7m)最大的盾構隧道--望海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膠州灣海底隧道的成功,對我國海底隧道的全面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全國多地相繼掀起海底隧道建設的熱潮。依托公司承攬的知名海底隧道項目,建立了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優合理埋深的設計理念,研發提出了物探+鉆探相結合的綜合探測方法、盾構+礦山的新型組合工法、暗挖海底隧道合理埋深確定方法及柔性接頭抗震技術,實現了隧道安全風險和工程投資的平衡兼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國內第一條水下立交隧道--長沙市營盤路湘江隧道
國內首座8度抗震區的超大直徑海底隧道--汕頭灣海底隧道
中鐵六院集團在超大跨度地下空間建造技術方面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主持完成了世界超淺埋最大跨度(斷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地下隧道的設計與研究工作,將我國以往地下空間單跨由40米量級大幅提高到了70米量級,實現了我國地下巖石空間理論和建造技術的顯著進步,為我國未來超大地下空間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第一次采用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隧道--南京3號線浦珠路站~濱江路站區間過江隧道工程
榮獲江蘇省2015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天津市2016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一次采用單拱單柱雙跨結構修建地鐵淺埋暗挖地鐵車站--北京地鐵五號線蒲黃榆站
針對長大鐵路及公路隧道存在的超深埋應力高、地震多烈度高、防寒抗凍嚴峻等難題,提出了高烈度長大隧道抗減震技術、高地應力條件下隧道巖爆預測及防治技術以及高寒隧道防凍害技術,解決了隧道抗減震、防巖爆及抗凍害的諸多關鍵技術問題,為深埋長大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降低了工程投資。
國內首條地鐵過海區間隧道也是國內目前最深的海底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
首次采用“礦山+盾構”組合工法,國內第一條也是跨越海域最長的地鐵區間隧道--廈門地鐵3號線
國內最長的過海地鐵隧道,也是國內最長的泥水盾構過海隧道--青島地鐵8號線過海隧道
過去四十多年,中鐵六院集團隧道及地下工程專業團隊從一個個挑戰中走過,在挑戰中把握住機遇,實現了發展中的一次次躍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揮在長大水下隧道修建關鍵技術、大跨大斷面地下工程修建關鍵技術以及隧道與地下工程安全評估技術優勢,積極探索研究智慧地下空間新技術,進一步提升在水下隧道和超大跨度地下洞庫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以工程設計為主要業態,積極向工程勘察、技術咨詢、工程總承包、隧道病害檢測及治理、科研成果產業化等產業鏈上下游業務延伸,提升工程全過程技術能力,為中國隧道及地下工程貢獻自己的力量。